金秋9月,我們迎來第40個全國“質量月”,股份公司圍繞“加強市場監管 建設質量強國”這一主題積極開展了各類質量月宣傳活動。我們深知品牌建設是由產品質量為基礎的,“40不惑”,我們認識到質量是一切的基礎,沒有質量,談什么品牌、發展和競爭。

聯創光電科技園區內懸掛橫幅進行“質量月”宣傳
一個企業的“產品”沒有質量保證,就談不上什么創品牌,而發展、競爭、生存更是一句空話。只有把質量放在整個工作的第一位,把質量作為生命來抓,一絲不茍,精益求精,始終保持優質高效,才能在激烈的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。質量是企業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基石,要想使這塊基石穩如泰山具體做法如下:
強化質量意識,質量牢記心中
要抓住“質量月”活動這個契機,千方百計引領和強化員工的質量意識、競爭意識,積極營造“人人都知道,人人都重視,人人都參與,人人都作為”的良好氛圍,使質量意識深入人心。尤其是面臨嚴峻的生產經營形勢,企業更要結合企業生產的工藝特點、技術要求、崗位規程、質量參數、質檢水平等大力宣傳質量興企、自主創新、節能降耗、環境保護等方面的經驗成效,增強全體職工的質量責任主體意識。
以人為本,質量第一
不管在什么情況和條件下,人的因素是第一位的,人是管理機器的主體,人決定質量,而非機器決定質量。企業要利用多種形式,加強“上道工序為下道工序服務”的理念,強化操作,提高質量,持續改進,不斷滿足下道工序的需求。質量也是一種責任心的培養,產品質量的高低是和我們每一個職工分不開的,因此應該提高員工的業務素質、技術水平、專業素質等,把產品質量意識深入到每個員工的心中,“從我做起,從現在做起,嚴把質量關”。
精益求精,嚴格管理
如果把質量管理組織體系比喻成質量管理的“硬件”,則質量業績管理體系就是相應的“軟件”,沒有該軟件的驅動,質量管理組織體系的這個“硬件”就只是個空殼。員工對企業的產品要確保精心操作、參數達標、服務保障等,產品或工作的質量才能取勝,才能營造好的質量業績管理氛圍,以高質量的產品樹立起社會的信譽。對于工作中麻痹大意、玩忽職守者,要加大考核力度,不可有“隔靴搔癢”之感,要讓員工從質量事故中吸取深刻教訓,使廣大員工牢固樹立“與公司共榮恥“的理念,從而不斷促進和提升產品質量。
科學的質量理念是企業在市場競爭中制勝的法寶和基石。“質量月”就是要不拘泥于形式,貼近實際,貼近需要,抓出實效,始終如一,并且應當時時抓、月月抓,長抓不懈。